作者:魏加宁|文 / 日期:2011-06-13
现在大家都在提企业转型,为什么要转型?有一个大的背景,大的背景怎么把握?一个是反差,当前面临的反差,再有一个现在要注意的事情,三个转变。
第一部分先讲一下当前中国经济面临“七大反差”。第一个反差就是总量与人均的反差。一方面GDP已经超过了日本位居世界第二,另外一方面,我们人均水平还很低,人均GDP只有日本的十分之一;2009年人均国民总收入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41.8%,在世界银行统计的213个国家和地区中位居125位。在其他方面我们人均也是非常低的。
第二个反差表现在金融领域。从汇率来看,人民币对外快速升值,对内却相对贬值,物价上涨比较快。
第三个反差表现在财政领域,中央财政收入增长很快,地方政府的债务增长规模也很快。根据2003年一个研究,媒体列举的一些数字汇总,地方政府的债务是1万亿,2007年财政部财科所做了一个推算,大概有4万亿的债务;2009年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从银行贷款的增长也很猛。这样一个局面显示了地方财政现在债务负担比较重。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1994年分税制改革,虽然这改革本身是非常正确的,但由于中国是单一体制的国家,在实施分税制改革以后,财权逐级上收,而事权逐层下放,地方政府要干的事情很多,财力又有限,又不能公开举债融资,导致地方政府财政很困难,只能一方面靠卖地,另一方面通过融资平台从银行贷款,以及通过负债的方式来解决投入的问题。
第四个反差表现在企业领域。国有企业日子非常好过,央企2010年实现利润2万多亿,另一方面民营企业步履艰难。在一些地方,一些行业,民营企业被国有企业兼并重组被吃掉了。至于国有企业的利润从哪来,值得深入研究,有的靠炒房地产,有的靠垄断经营,本身的利润来源不是很正常。从资源配置来看,大量资源尤其信贷资源配置给国有企业,也包括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实际上也是一种国有企业。我们在调研中也发现一些情况,比如原来一些地方政府,有些事情没有钱便让民营企业去做,前两年发现,自己成立融资平台到银行贷款很融资,干脆就成立融资平台,然后到银行贷款,这种趋势在前两年非常明显。
第五个反差表现在劳动力市场,一方面农民工等低层次劳动力出现紧缺,沿海地区招工难,用工荒的现象表现比较突出。另一方面,大学生、研究生毕业后找工作难。这两种现象同时存在,说明劳动力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出现了严重的错位。这就表示,一方面说明产业结构需要提升,另一方面说明教育体制与市场需求脱节。
第六个反差是收入差距日益拉大。居民收入占GDP比重持续下降,城乡差距拉大,居民收入差距也在拉大,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
第七个反差表现在改革领域:一方面改革的呼声越来越强烈,改革的步调也越来越高,另一方面改革步伐却十分缓慢,步履艰难,体制上的“堰塞湖”比比皆是。以铁道部为例,我们曾经写了介绍日本国有铁路改革的文章,虽然一直在呼吁这件事,但是推起来却非常难。而刘志军一倒台,呼吁铁路体制改革的声音铺天盖地。这说明人们对改革存在强烈期待,心情就好比在南巡讲话之前的氛围一样热烈。
以上是七个我看到比较明显的反差。
如何应对反差?还是要加快改革,通过加快改革缩小反差。
第一个对策,要调整国民心态:面对总量和人均的反差我认为要调整心态,既要有信心更要看到不足。现在我国GDP位居世界第二,我们更加有信心,但是现在的情况,我们担心不是信心问题,而是信心过剩。信心过剩容易骄傲自满,所以我们认为在当前形势下,更要看到不足,切忌头脑发热,更要深刻反思,要寻找差距。所以很重要的就是吸取日本的教训:日本80年代泡沫经济时期,媒体上每天讲经济大国,、资产大国、债券大国、要当政治大国、当军事大国,媒体天天都是这样一个论调的氛围,当泡沫破裂以后,日本这么多年缓不过来。所以我们要吸取这个教训,要注意调整心态,要加快改革,就要有改革的压力和动力。
第二个对策,在金融领域,要更多利用灵活的价格杠杆,虽然利率调了几次,但我个人认为利率手段还是缓了一些,应该更加积极运用货币政策和利率手段。
在财政领域我们认为要加快税制改革,加大中央政府转移支付的力度和透明度,再一个要允许地方政府自主发债。地方政府财政困难,其中一个原因要做很多事情,但是它没有举债的权利,财源受限不能举债,这样使得地方政府更多运用非正规的手段,以及隐性负债的手段,从而造成了大量的隐性负债。所以应该让地方政府市场化发债,解决地方政府基础设施融资问题,基础设施建设往往是上几代人积累下来的资金来建设,享用它的往往是下一代人甚至下几代人,所以要让地方政府发债,基础设施建设很多是地方政府完成,这样就能够解决城市化,尤其城市化进程中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需求。
我国未来城市建设投资需求还有很大空间,所以这方面我们应当允许地方政府发债,来解决资金需求的问题。从2009年开始,中央政府代发地方债,我们认为风险还是集中在中央政府,而且杯水车薪,不能够很好的利用市场的约束机制。所以我们主张建立市场发债机制,让地方政府来筹措资金。市场化的机制有什么好处,约束机制多,另外地方政府把关,中介机构信用评级,新闻媒体可以起到监督作用,投资者本身买或不买,这样可以起到很强的约束作用。
再一个对策,要推动国有企业第二次改革,对国有企业进行重新定位,并大力发展民营企业。去年国务院颁布新非公三十六条,是一个非常好的政策,但是具体要落实还是需要做出许多努力。新的非公三十六条出台以后,存在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就是公众反映非常冷淡,什么原因?我们了解到有几种说法,一种说法是媒体宣传不够;还有一种说法是由于国务院的文件只有总体框架性的内容缺乏具体的措施;第三种说法是民营企业家心灰意冷了,过去出台过类似的政策但是效果不大;第四种说法国有企业垄断,所以民营企业进不去;第五种说法因为现在各种要素成本在提高,所以民营企业投资的欲望不是很强烈。总之,对于这个问题还存在很多障碍,我们认为应该加快落实的步伐,尽快推动民营企业发展。
第五个对策是解决劳动力市场上的反差,一方面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提升产业层次,加快产业转移,加快发展知识密集型产业,战略新兴产业。要改革教育体制,更好适应市场需求。现在教育体制培养出来的人才和市场需求不吻合,必须要加快教育改革。
第六个对策是调整收入分配,缩小收入差距。强调调整收入分配,但是也要注意另外一方面。既要做大蛋糕,又要切好蛋糕,切好蛋糕的标志是什么?我认为切好蛋糕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看你是不是有利于把蛋糕做得更大。调整收入分配要更好地保护创造收入的积极性,这方面应当引起重视,要让大家都有积极性,共同把蛋糕做大。
第七个对策,还是要加快改革,包括重新重视改革机制的设计。现在改革口号超前,实践落后的局面,是由于改革决策机制本身出了问题。2003年我曾发表过这方面的文章,现在将体改和发展放在一个部门里,往往重发展轻改革。
(本文作者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副部长。本文由ITValue韩洋根据其在2011鼎捷CEO高峰论坛的演讲整理而成,未经本人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