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孙骋 / 日期:2016-02-01
随着互联网应用的发展和新技术的出现,信息产业由提供软件向云端服务迁移,速度正在加快。
美国市场研究公司IDC预测,2016年中国区的行业云平台数量将增加至100个以上,80%以上的新增云应用将在IAAS(基础设施即服务)、SAAS(软件即服务)、PAAS(平台即服务)等六大云基础平台托管。全球权威IT研究与顾问咨询公司Gartner报告显示,全球25%的企业已在“云计算”上有所投资,中国的比例则达61%;2024年以前,全球基于“公有云”服务的企业其应用将占企业全部应用的50%。
其中,金融云倍受瞩目。金融云的发展服务旨在为银行、基金、保险等金融机构提供IT资源和互联网运维服务。
金融一直是IT产业的大客户,过去几十年里,金融行业一直在建设自己的IT系统,主要覆盖金融业核心的交易系统,而互联网的场景并不是太多。现在互联网覆盖了数以亿级的用户,年轻用户接触金融资讯、购买金融衍生品的渠道,越来越倾向于通过互联网来获取,由此衍生出P2P、众筹、互联网综合理财,这些业务需要大量资讯、数据的支撑,比如用户征信,已经不再满足于以往核心的交易行为数据,还需要用户平时在互联网上的一些行为数据。
这些新兴的、增量的金融和互联网结合的业务场景,正是云计算的目标大户、需求大户。在云上享受软件服务,可以帮助小型金融企业节约信息化建设成本,包括企业购买、构建、维护基础设施和应用程序的成本。
传统银行、云服务商、BAT,三股力量正在抢占金融云市场。
传统银行:掌握资本和既有资源
互联网公司来势汹汹,正在将业务触角延伸至传统金融行业,各种新产生的商业模式不断“蚕食”银行已有的市场份额。银行也在主动变化,比如从金融本业出发,进行科技输出,集结更多同业伙伴,反哺原有的金融业务。
兴业银行近日决定扩大金融云服务,成立兴业数字金融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5亿元,希望打造包括3个部分在内的金融云生态圈:
1,首先完成现有科技输出业务的全面升级,建设符合银行业监管标准、技术领先的云计算服务中心,提供面向银行的云端服务;
2,在此基础上,依托集团非银金融机构的发展基础,扩展行业云服务的外延和内涵,为非银金融以及各类新兴互联网金融企业提供云端信息服务,将银行云升级打造为金融云;
3,最终依托金融云、互联网连结中小企业,通过资源整合、通过数据积累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准确及时的金融服务,成为普惠金融云。
早前,兴业银行创立“银银平台”,为中小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中小企业提供金融信息云服务:接受金融机构委托,从事金融信息技术服务外包、金融业务流程外包、金融知识流程外包,应用软件开发和运营服务、系统集成服务等,后续将视集团整体战略及市场需求,业务范围逐步扩大。金融云生态圈则建立在“银银平台”的框架上,主要服务对象是同业机构和中小企业。
这些变革建立在两个判断上:一是,平台模式作为互联网企业最擅用的一种商业模式,正在迅速向传统行业蔓延;二是,云计算和大数据是数字化浪潮下推动企业进步的关键信息技术。
互联网+与混改背景之下,监管导向鼓励商业银行设立互联网金融专营事业部或独立法人机构,并提出可考虑在子公司引入混合所有制,实行管理层适度持股等具体指导意见。于是兴业数金引入多个股东,从产品、技术、人才、客户等,在金融云领域形成合力。
兴业银行通过控股子公司兴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旗下全资子公司兴业财富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持股51%,员工持股平台(合伙企业形式)上海倍远投资管理中心持股19%,高伟达、金证科技、新大陆三家共同出资人分别持股10%。
高伟达是金融软件产品和综合服务提供商,金证科技面向金融、互联网金融等领域提供行业信息服务,在证券核心业务系统其市场占有率45%,在现货、股权交易所及金融资产交易等为代表的泛金融行业,占有70%的市场份额。新大陆公司是全球重要支付设备提供商、国内主要支付终端提供商。
银行提供金融云服务,优势在于银行本身就是行业里多年的从业客户,比较了解监管的要求,在过去的发展中也积累了很多经验,踩过“雷”、“坑”,所以设计产品可以有针对性,解决不同的问题。
云服务商:位置中立、独立
未来金融云市场会有多家公司共存,因为云将是一种常态。一个大型企业往往需要选择两到三家云服务商,以适应不同的场景以及不同的角色。
一些创业型的云服务商,也在金融云领域掘金,他们的优势在于中立,因为大企业往往会考虑:云服务商是否有业务和自己有竞争。比如国内其它电商平台和阿里云、银行机构和兴业数金的金融云,同业竞争的关系还很微妙。
一位业内人士透露:金融机构有自己的金融业务,难以在金融技术输出中做到绝对中立,而且金融行业是一个排他性、监管性、合规性较强的行业,金融机构对用户数据放在什么平台上、是不是可以放在行业竞争对手所提供的服务里,有很大的顾虑和担心。
的确在过去几年,金融机构最初并不会把核心交易数据放到云上,更多还是把一些新兴、资讯类业务放到云上。UCloud的方法是:提供一些产品模式,来结合金融客户原有的核心场景,以混合云的方式,把金融客户的核心系统、云上的系统互相打通。
UCloud是基础云计算服务提供商,针对特定场景,提供包括计算资源、存储资源和网络资源等企业必须的基础IT架构服务,运维团队注册UCloud云平台,可在管理界面中实现各服务的统一管理和使用,目前已有数千家移动互联网团队将其核心业务迁移至UCloud云计算服务平台上,其中也有不少互联网金融公司。
金融互联网化以及互联网金融,是UCloud2016的三个主要方向之一。UCloud只做平台,不做内容,提供中立、独立的基础架构平台。客户如果需要金融行业相关的、有行业属性的应用场景,UCloud通过合作伙伴来为提供,这些合作伙伴本身并不经营业务,只为金融业务提供解决方案。
互联网金融比传统金融更加灵活、快速、近市场变化和客户需求,云计算本身的特性和互联网业务的变化特性,是高度契合的。
一位互联网金融公司高管说:我们希望在一个巨人的肩膀上走,就是要利用金融云平台的资源,做我们公司擅长的事,银行有很大的资金规模,所以会考虑做私有云,但是我们目前暂时不需要私有云,我们选择混合云,最重要的数据放在我们自己的机器,同时也用到公有云的资源。
一些金融机构使用金融云进行文件管理,基于云服务商原有的系统,进行开发利用。比如戈壁创投、金沙江创投、宜信使用够快云库,基于云库原有的API接口做进一步开发,把后勤、法务的文件管理系统打通,各个部门之间可以交互文件。
够快科技刚刚在新三板挂牌,其主打产品够快云库,打通了PC和移动端,为企业移动办公提供文件管理服务。金融机构的使用者,在移动设备上按权限对企业文件进行访问编辑、传递共享与讨论交流,同时也为其他SAAS提供云文件服务,在出差途中也可以处理事务。
近日够快科技与全时蜜蜂合作,全时蜜蜂是专为大中型企业设计的企业社交平台,提供沟通、协作、知识管理、应用整合功能。够快云库的文件模块已经嵌入到全时蜜蜂客户端中,覆盖了蜜蜂目前所有的客户端,包括windows、ios、android 。
BAT:生态系统里的一步棋子
“2016年,以BAT为代表的互联网公司生态系统进一步构建,核心驱动力是这些公司都在为未来的发展做进一步布局,过去两年业绩增长主要还是基于整个电商普及率的提升,包括智能手机普及率的提升带来流量上的红利,但是从未雨绸缪的角度考虑,未来增长需要更多蓄力。”瑞银证券互联网行业分析师徐鸣说:BAT在做一些其它领域的布局。
比如金融云市场。B2B业务出身的阿里巴巴,嗅觉灵敏,最早在2013年11月推出阿里云,整合阿里巴巴集团旗下各方面资源,推出阿里金融云服务,在阿里云内部这个项目被称为“聚宝盆”。
国内大量城镇银行在IT和互联网方面较为薄弱,接入阿里金融云服务后,银行可以用较低的成本实现在线支付和网上银行。余额宝背后的基金公司天弘基金联合阿里云,将核心系统放在了云上,余额宝3亿笔交易的清算可以在140分钟内完成,天弘基金基于阿里云的计算结果,进行弹性的资金调度,让资金在投资账户和消费账户之间无障碍流通,在2015底已迅速发展成国内首家破万亿规模的基金公司。
类似的云服务还将被应用到银行、证券、保险等诸多机构。阿里金融云2015年在深圳上线2个数据中心,加上此前在杭州和青岛的3个数据中心,阿里金融云目前具备三地五中心的容灾能力,满足金融用户部署同城双活和异地灾备的架构需求。
2015年底,腾讯云宣布金融级云数据库(CDB for TDSQL)在其官网正式售卖,这是在现有云数据库应用场景上的一种延伸,是腾讯专门推出以MySQL为基础的面向涉及资金交易、流转的的云数据库服务,能满足金融、能源、工业物联网、政府、电商平台、集团企业对数据库服务的高标准要求。
腾讯在上海浦东建了金桥数据中心,包括金桥和云桥两个独立机房,近3000个机柜,占地44000平方米,两个机房遵循国标GB50174-A类机房要求,提供BGP网络出口,支持异地BGP出口容灾,施行最高级别网络容灾性设计。腾讯云在金融业积累了700多个客户案例,泰康人寿2015年在微信红包活动和春运保险卡券活动中,和腾讯云合作。
BAT做金融云,无法绕过的问题是:互联网政治因素。比如阿里投资过的公司,所有阿里系成员,很难会选择百度云,百度系的公司不会使用腾讯云,在这种场景下,第三方云服务商、银行系等几方力量依然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