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思 / 日期:2010-05-10
嵌入式软件绝对不是一个新概念,大家都知道福特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车企业之一,却很少有人知道它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软件企业之一。而这里的软件指的就是嵌入式软件,以往,嵌入式软件还停留在操控机械上,不被驾驶人所感知。
而现在的嵌入式软件已经成为汽车厂商的卖点:4月23日北京车展,上汽携荣威350高调亮相,而随后的一系列电视、屏幕广告宣传攻势让没去过车展的人也对荣威的这款汽车记忆深刻。
当然不只上汽荣威,据悉广汽丰田、上海大众、华泰汽车、比亚迪都在加紧推出互联网汽车,当然还有宝马、奔驰等国际汽车厂商。移动终端的概念又一次被丰富了,三网融合、3G乃至4G的通信网络构建,让运算和通信可以无处不在。
对于嵌入式软件的“入侵”,这才刚刚开始,未来的消费电子、家电产品都将和今天的汽车一样,成为可以运算和通信的电子终端。在回家的路上,用手机控制电饭煲蒸饭已经成为可能。
有关数据表明,2006年与嵌入式软件对应的设备全球市场出货量达到14亿台,2009年将达到22亿台。与之对应的是,2006年中国嵌入式软件的市场价值是220亿元,到2010年将达到550亿元。
产业链融合
4月23日,东软宣布和哈曼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并且成立离岸开发中心。作为全球领先的影音设备厂商哈曼(曾为北京奥运、60周年国庆、世博会提供影音设备),将其软件公司卖给了东软,而双方签订合作协议的主要目的是未来在汽车、娱乐电子方面能够广泛合作,在哈曼的硬件产品中嵌入东软的软件。
据东软CEO刘积仁介绍:“这个联合的开发中心在中国、在德国同时展开,目的是面向全球的市场,更向新兴的中国的市场来开发领先的汽车、娱乐信息系统技术”,在刘积仁看来两家公司的这种结合,为双方竞争力的提高都打下了一个更好的基础。
在未来这样的产业链紧密合作的例子或许会越来越多,不仅包括东软这样的软件厂商与硬件厂商哈曼的合作,微软、英特尔、Linux等开发平台提供商也会加入进来,这条产业链将会越来越庞大和完整。
在嵌入式软件方面,不少IT巨头们已经在行动,在PC和服务器领域已经站稳脚跟的英特尔,今年第五次举办“嵌入式设计大赛”,正努力通过“凌动”芯片将其业务从PC和服务器扩展到各种手持终端和嵌入式设备上,芯片巨头的这一番布局显然是看中了后者的市场规模。
为了使芯片能够更好地在各种设备上发挥性能,英特尔软件部门专门负责开发配套软件并支持相关领域的独立软件开发商。与英特尔整体规划相匹配,嵌入式也是英特尔软件部门2010年的工作重点。
英特尔大有将所有设备都装上芯片,写入嵌入式系统,科幻电影里的一幕似乎就在眼前了:家里的物品会在主人不在家的时候突然活过来,交谈、游戏,当然令它们“活过来”的不是魔法而是嵌入式软件。
硬件厂商早做打算
当互联网汽车走入人们的生活后,不少人开始思考,未来究竟是由汽车厂商来驱动汽车创新,还是由IT厂商来驱动汽车的创新。这不由得令人想到了那个造型万变不离其宗,但应用让人眼花缭乱的iPhone。
当然,比起手机来汽车的工业设计似乎更为重要和复杂,软件只不过才刚刚开始吸引车主们的注意,但是未来当汽车制造工业达到手机的低门槛、山寨化的地步,似乎就到了软件说了算的时代。
这或许有些危言耸听,但是足以给硬件厂商们提个醒,当产品工业设计已经到达瓶颈的时候,何不在软件上下点儿功夫?诺基亚的频繁“换彩壳”最终没有敌过一机打天下的苹果iPhone,而对于在传统制造领域的厂商而言,汽车厂商的一些做法似乎值得借鉴,通过应用来吸引用户。
如果希望未来在这方面取得竞争优势,不少硬件厂商已经开始布局。
但现在所面临的问题是部分嵌入式软件企业不够专业,祈福集团电脑部经理何雪峰就提到:“希望越来越多专业软件供应商进入嵌入式软件领域。一些硬件设备供应商,销售硬件是搭配一些支持硬件所必需的嵌入式软件,但代码质量、后期维护能力堪忧,对软件不如对硬件专业。”
像哈曼这样的国际顶尖厂商选择与东软合作也是看重了东软在汽车软件方面多年的积累,以及为亚洲汽车电子厂商提供软件的经验,将未来的汽车和消费电子方面的创新锁定在了嵌入式软件方面。
除了专业厂商偏少外,随着硬件厂商对于嵌入式软件的需求量会越来越大,目前也出现了较大的人才缺口。培养嵌入式软件人才并非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所有提早布局更显得尤为重要。
IT在消费品领域的渗透越来越广,而在传统产业链上未来或许都会增加一个环节那就是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