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赵建凯 / 日期:2010-03-28
成都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成都京东方”)的4.5代TFT-LCD生产线项目,从开工建设到按计划实现量产的过程中,克服了2008年的“5·12”大地震和全球经济危机的不利影响。在这条全自动生产线上,从第一块LCD屏被点亮以来,在不到三个月的时间里,产品的综合良品率提升至90%以上。这样的成绩背后,公司首席信息官魏建新功不可没,因为这条国内目前唯一实现了彩色滤光片和液晶面板集成化的生产线运作完全离不开信息系统的支撑。“信息系统一停,生产线也就停了”,魏建新如是说。
为了使4.5代生产线按计划实现量产目标,魏建新首先梳理了业务流程,这使其后复杂的MES(Manufacturing Execution System,制造执行系统)和ERP系统得以顺利实施,并为公司节省下上百万美元的资金,这也使成都京东方成为业内少数几个成功实施“MES+ERP”的企业。
MES系统使成都京东方的产品开发周期从原来的150天缩短到65天,加快了新品投放市场的速度,产品降价的比率由原来的年降价5%降低到4.31%,其结果是带来了销售收入的增加。MES系统还加快了应收账款、存货的周转速度,使流动资产的年周转天数由原来的67天缩短至57天。
作为公司的首席信息官,魏建新把目光放得更远,他提出要用信息化手段驱动成都京东方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成都京东方原本的生产方式是以产定销型——先生产出几种常规尺寸的显示屏,然后再卖给厂商。魏建新希望借助IT系统的支持,将成都京东方转化成更先进的订单型生产模式,既先确定不同厂商的订单需求,然后再生产多样化的产品。这种生产模式帮助成都京东方更贴近市场需求,产品的多样化和以销定产模式也给企业管理带来新的挑战。
魏建新基于现有的ERP平台,通过对SCM、CRM系统的整合,提出了iDC平台(创新驱动中心)概念,以关键事业部作为一个战略事业单位,以成都京东方为生产基地,把整机厂商作为下游(工厂),多媒体公司作为销售单元。依靠信息系统统一流程,统一物料主数据,在成都京东方的生产基地和下游的整机厂商以及销售渠道之间实现数据交互和流程的整合优化。打通产业链上下游后,集团年营业额提升至上千亿元人民币,预计每年利润增加将可达到上亿元人民币。
现在,魏建新又在积极提倡和推动企业与电信运营商、互联网门户、游戏平台、电子书阅读器厂商的合作,旨在让京东方增加联合研发(新产品)、联合推广(市场)、联合运营(客户)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