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Value社区

超融合时代,传统IT厂商仍是CIO长期且重要的合作伙伴

作者:任斐菲 ITValue / 日期:2016-03-25

腾讯云、阿里云等企业互联网新生力量来势汹汹,未来依然潜力无限,于是乎有人断言,传统IT厂商要玩儿完了!

真的是这样吗?

让我们还是用数字说话吧。

ITValue在2015年底举行了第四届CIO长期且重要合作伙伴的调研,根据ITValue社区中206位CIO的反馈,尽管2015年企业级互联网力量崛起,但传统IT厂商在榜单上仍然占据了TOP10的位置。调研发现,IT厂商的整体解决方案能力仍旧最受CIO认同。

受CIO们重视的传统IT厂商就包括了EMC和VMWare。

而且,在EMC2016新产品暨技术战略发布会现场,VMware全球副总裁、大中华区总裁郭尊华亲自现身为VCE VxRail超融合应用装置系列产品站台。EMC与VMWare两大公司的中国高管齐齐亮相,难道还不能说明什么问题吗?(究竟说明了什么问题,其实小编也不知道…且往下看…)

1强强融合,要“在一起”!

让郭尊华为EMC站台的最直接原因就是EMC和VMware共同研发设计的“VxRail“。深究背后更深层的原因,则是因为该超融合架构是VMware和EMC联合推出的独家产品,VMWare不像以往将其中的软件技术与多家合作共享。



郭尊华说,EMC和VMware各自的客户在整合存储、数据保护、虚拟化、计算等诸多方面可能花费很长时间,而且不一定能在后续过程中享受完整服务体系的便捷,这推动了双方联手、强强结合。从计算、存储、网络到管理软件,传统数据中分离的组件已经在VCE的产品方案中实现了完整融合。这个超融合架构里还缺少重要的一环——服务器,现在这也不是问题了,可以预见今年DELL是填补这一空白的第三方。

对于企业最关心的VxRail产品价格问题,郭尊华则表示,VxRail的价格定在了6万美金-7万美金之间,而且授权政策也很灵活——已经在其它应用中购买vSphere许可证的客户不需要额外缴费。因此,VxRail的销售目标也转向了对新兴应用和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而IT预算与资源有限的中型企业和中型应用。

鉴于私有云和公有云还会有很长一段时期共存的现实,DELL、EMC、VMware联手提性能、降价格,他们是要闹哪样?其实还是为了抢占企业私有云和数据中心的市场。

当然市场上也有声音说是不是下手晚了?至于成效如何,几个月后或许就能见出端倪。

2不断吸纳小而专的创新

回顾整个2015年,不断有新的厂商开始宣布进入超融合市场。对此,EMC全球高级副总裁、大中华区总裁叶成辉表示并不担心。

他是这么认为的:
首先,很多市面上的产品并不是真的超融合,而仅仅是一体机。这意味着服务器、存储、软件来自不同的厂商,后续服务还是分散的。而EMC则独立支持从底层到虚拟化层的管理,同时在收购发展快速的初创公司后,也会由EMC的服务团队、技术研发团队进一步支持初创团队发展与符合市场的新产品。本次同步发布的千万IOPS级DSSDD5存储阵列,就是在2014年被EMC收购的技术初创公司,D5完全抛弃了传统技术从零开始研发,适用于高性能数据库、数据仓库、复杂实时数据处理、实时数据分析和数据可视化等应用场景。
直观地来说,D5让应用程序不再需要经过传统的I/O软件栈而是直接访问DSSD,不仅大幅提速而且也实现了最大的IOPS和带宽,这尤其适合具有超大数据量且需要实时处理热数据的场景。当然,目前需要达到这么高性能的行业并不多,该产品现有用户集中于研究型机构。未来五年内,可以预见金融业和医疗领域的应用,比如提速信用卡欺诈检测、基因测速等,都是潜在的市场需求。

3CIO转场CDO,谁将成为最强合作伙伴?

年初,就曾有猎头问叶成辉,是否有意愿做CDO(首席数字官)?这个经历从某种角度也说明了IT市场的变化:美国很多企业的CIO角色都转向了CDO,通过数据的整合来重新组织企业的IT工作,业务驱动也得以进一步加强,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快速部署与升级IT的能力。

而超融合就是快速部署与升级IT的重要能力之一。如果越来越多在专业领域能力突出的传统IT厂商,以多赢的合作模式向客户提供集成组合的产品与服务,形成的可能就是IT市场的新联盟态势。
ITValue在2015年年末的调查中发现,对于CIO来说更看重厂商现在的能力,而不是未来的能力,这喻示着传统IT厂商的新联盟或将成为CDO的最强合作伙伴。
另一方面,传统IT厂商在收购、并购、整合后的市场表现总会再次上扬,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整体解决方案能力的提升。同时,在提供持续服务能力和潜在增值服务能力方面,传统IT厂商也会让企业客户更为放心。

企业级互联网力量经历了2015年的爆发,在很多市场空白的新兴领域发展迅速且表现甚佳。可以说,传统IT厂商面临的是企业向云架构转型时,如何快速跟进的问题。腾讯云、阿里云等企业互联网新生力量的确潜力无限,但断言传统IT厂商时代的终结还为时尚早。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