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Value社区

微软的新三驾马车与诗意铁腕CEO | B2B观察

作者: 吴宁川 ITValue / 日期:2015-06-24

2015年6月17日,微软CEO Satya Nadella发布了内部公开信,微软同时也发出了公司新闻通稿,宣布新一轮公司领导班子调整。Satya公开信的标题叫做“让我们战略及架构协调一致”,而微软新闻稿标题为“微软优化工程团队,与战略协调一致”。

本次架构调整可以说解决了微软长期以来在产品线划分、业务逻辑以及公司品牌定位方面混淆的问题。长期以来,微软在消费类与企业类两条业务战线上并头推进,产品线试图向这两大业务领域进行划分,但Windows这样的产品既具有消费类属性又同时具有企业级属性,这给品牌定位及推广造成了很大的困扰。随着Surface和Kinect的推出,微软内部原先一个专注于键盘和鼠标等硬件配件的边缘业务集团,也逐渐崛起并成为重要的内部势力,加剧了已有的产品、组织架构和企业战略不协调一致的局面。

新公布的公司架构很好的解决了历史遗留问题。新的微软公司架构分为三驾马车:Windows及设备业务集团(WDG)、云计算及企业业务集团(C+E)、应用与服务业务集团(ASG),分别为“端”、“云”和“应用与服务”,恰恰是“移动为先、云为先”的战略体现。其它辅助业务部门包括研究院、市场与营销部门、战略与规划、财务、人力资源、合作伙伴、法务等部门,从布局上对业务集团形成了很好的支撑。而在云计算与移动互联网时代,消费者与企业员工之间的界限逐渐消失、用户需求逐渐融合,这为微软的新架构提供了用户逻辑的支撑。

做过企业CEO的都知道,企业架构变革是最难的也是最大的挑战。原因很简单,企业各业务集团的负责人往往都是跟企业CEO拼杀出来的,或是在企业发展的某个历史阶段有着重大贡献的,往往都与企业内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企业组织架构变革往往发生在外部环境出现重大变化,企业产品和服务随之发生了重大变化,因而企业组织架构也需要做相应的调整。这种调整其实非常艰难,主要是解决一个问题:被历史淘汰的老臣怎么办?

企业战略其实不难做,一个普通商科学校的MBA就能设计出非常好的企业组织架构,关键在于执行。在执行的过程中,需要铁腕的CEO。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格力的董明珠。以铁腕著称的董明珠在刚被调回总部任经营部部长时,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如何处理那些跟不上历史的“老人”。董明珠之前很多人都尝试了,都因为无法突破情面关而败下阵来,唯独董明珠敢于出手,最后才力挽狂澜,有了今天的格力。

与上任CEO鲍尔默截然相反,现任微软CEO Nadella本身性格并不张扬,却非常聪明和精明。从2014年2月接手CEO,Nadella在迄今一年半的时间里带领微软打了个漂亮的翻身仗,并成功地进行了企业架构重组。本次重组按着云计算时代的技术逻辑对微软自身的产品和业务逻辑进行了很好的匹配,总的来说将在长期对微软的发展起到战略性积极作用。能够操作这样一次大型手术,主刀的医生必然是非常有耐心和细心,同时又很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并在关键时刻敢于出手,而这就是Nadella的写照。

本次重组中,最吸引眼球的自然是Stephen Elop的离去。外人可能很难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但组织架构变革自然会有代价。留下的必须是与现任CEO性格相投,又能与新的团队协同合作,并且还能担当大任的人。在今年3月微软高层调整的时候,Nadella专门提到了一本书《Boys in the Boat》(划船的男孩们)。这本书讲述了1936年的一个故事:9个美国工人家庭出身的男孩组成了一支赛艇团队,他们一路赢过了来自上层社会出身的赛艇团队,打败了牛津与剑桥的专业精英团队,最终在希特勒的面前夺得了当年的奥运冠军。

“船的摇摆韵律”,这应该就是Nadella所追求的境界。这种境界是当赛艇所有船手的所有动作完全协调一致,没有一个动作与其它动作不和谐时,这种情况下出现的船身摇摆韵律,这也是1936年9个普通美国男孩们成功的秘诀。Nadella说:“这种摇摆韵律,就是诗。”

有了一个结构清晰的企业组织结构,有了一个充满诗意但同时又铁腕的CEO,有了性情相投且能担当大任的核心领导团队,微软的未来可以期待。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