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ITValue 刘湘明 / 日期:2014-12-19
2014年的“双十一”除了500多亿的数字之外,外人看起来波澜不惊,哪怕是APEC的限行也没有带来更多对于物流的抱怨和吐槽。这里面的关键不在于又增加了多少物流配送人员,而是在整个体系中,数据的流转和分享出现了大的变化。
实际上,从9月份开始,阿里旗下的菜鸟网络就开始向淘宝的合作快递公司和天猫的部分商家发出提示,主要是对“双十一”销售情况的预测,内容甚至细化到了不同的线路和仓储网点的发货量。所以在“双十一”之前,很多货物都已经提前下沉到客户附近的网点。而在经过“双十一”之后的结果比较,这份预测数据的准确率能达到90%。
在这个了不起的成绩背后,其实是阿里今年“双十一”的新动作——订单全链路的打通。对于商家来说,与电商相关的有两条主线:一是货品链路,流程是商品分析-生产-发货-进入到市场预热铺货。另一个是消费者在天猫上拍下商品后,就进入到订单链路:订单—客服—审单—发货—物流—签收—售后。货品链路决定商家货品质量,订单链路决定商家销售体验。
之前阿里巴巴的几百万商家、仓库分布在全国各地,物流服务商也分布在全国各地,所以处理整个订单信息流转非常困难。但是在2014年,阿里开始把买家、商家、服务商的数据逐渐串联起来,形成完整的数据链路。有了这些内部流转的活数据,一个庞大的体系就像一家高效公司一样运转起来。
此前关于企业边界的讨论,都绕不开科斯和威廉姆森的交易成本理论。按照科斯的理论,交易成本与管理费用的对比,确定了企业的边界。但是现在,数据流转可以到达的范围,似乎更能决定一个虚拟企业的边界。数据流转到哪里,企业的实际边际就在哪里。数据能够流转到的地方,业务就能够协同,企业内部甚至企业之间就能像生命体一样有了灵性。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数据就是企业的灵魂。从某种意义上讲,所有的企业都将成为数据公司,产品和服务都是获取数据的手段。
从数据的角度出发,还能看到另一个有趣的现象。
从严格意义上来讲,蚂蚁金服跟阿里巴巴集团是两家独立的法人实体,双方并没有股权关系。但为什么大家总还是觉得阿里巴巴和蚂蚁金服是一家呢?抛开蚂蚁金服的众多高层都是阿里旧部,其中更重要的一点,联系两家公司的纽带是数据,在这一点上阿里和蚂蚁金服几乎是无法分割的。实际上,阿里旗下诸多业务——阿里云、天猫、淘宝、蚂蚁金服、菜鸟网络——关联的纽带都是数据,这使得整个阿里系一直是形散而神不散,联系频繁协同密切。
与之形成显著对照的是,微信和QQ都是腾讯下面重要的业务,体量庞大却总是以割裂的面貌出现在外界面前。这是因为联系它们的纽带不是数据,而只是组织结构,它们只是一家公司下的两个产品。
对用户和数据的关注,是阿里的基因;而用户和产品则是腾讯的基因。正是这样基因的差异,造成了两家公司完全不同的气质。基于数据的基础,可以相对容易地打造一个生态,而基于产品则很难。因为数据可以共享,可以流转,可以增值,可以产生很多合作的机会和想象,但基于产品的合作,争夺更多的是用户的注意力,这完全是一个零和游戏,所有的合作就变得非常困难。
不久前,腾讯、百度和万达组成“腾百万”组合以期对抗阿里巴巴的举措,让市场颇为振奋了一下。但是这样的超豪华组合,未来的前景其实挑战也很多。三家巨头的老板都位列中国前10富豪,资金自然不是问题,但其中最具挑战的一点,就是未来数据资产的投入以及归属。腾讯、百度手中都握有真正的海量数据,万达庞大的线下资源,也很容易收集大量的数据。但是问题来了,这三家巨头不会吝惜真金白银,但是他们会投入多少原始数据?未来数据的归属和主导是谁?
这个问题,将会决定未来“腾百万”的边界会停留在什么地方。(作者系《商业价值》出版人兼主编 本文来自BT传媒`《商业价值》杂志12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