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Value社区

【数据驱动的企业】数据如何改变会展业

作者:ITVALUE / 日期:2014-05-08

因为人流量大而造成的交通拥堵,相信不少参见过大型会展活动的人都有亲身感受。其实在任何展会期间,会展中心都像是一个临时组成的“微型城市”,有各种社会形态,也发生各种突发事件,当面对如交通拥堵等这些因人流量激增而带来的问题时,无论是展览主办方还是会展公司都束手无策。
国内会展公司大多以场地租赁、场地搭建等会展相关服务为业务模式,其盈利主要来自于商业地产场馆的租赁、搭建及物流等相关服务,几乎没有太多技术含量和科技门槛。中国西部最大的大型场馆运营商重庆国际博览中心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重庆博览中心”)正试图用技术手段来预防或“消灭”这些问题,借用“大数据”为参展商和观展游客提供贴心服务的同时,改变人们对会展公司的传统印象。

数据就是服务

重庆博览中心隶属于重庆悦来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主要负责重庆国际博览中心的管理运营,在重庆有60万平方米的展览中心。围绕着这一区域,重庆博览中心建了16个通信基站,通过基站为游客提供短信服务,如当次会展所有布局、展位、如何获取吃喝住行服务等信息,只要观展游客进入会展城范围,动动手指,就可以轻松通过手机获取到想要的信息和服务。
但重庆博览中心定义的“服务”并不仅仅只是向游客推送消息,而是通过采集、挖掘各种各样的数据,为游客提供一切便利服务。
在重庆博览中心有一个容纳2万辆车子的停车场,当游客准备找不到自己的车子时,就可以通过发送车牌、颜色、停车时间这几个关键信息给博览中心的服务系统(通过短信、重庆博览中心的手机APP都可以),系统在后台进行数据筛选和匹配后,就可以告诉车主车子停放的大致区域,还能指引车主如何以最近的距离从当前位置走到车子所在的区域。
重庆博览中心还在展馆周边架设了上千个球镜摄像头,采集到的视频信息在后台被转化成各种分类数据信息,再作为预警提醒和指引信息分别推送给展馆管理员和观展的游客。比如在每个展馆的入口都设置了摄像头,将进出展馆的人流量数据采集到后台系统中,当某个馆区的人流量接近展馆接待上限时,系统就会自动发出预警,管理人员可以马上对这个场馆的人流进行疏引控制。
经过一段时间对观展游客用户行为数据的统计分析,重庆博览中心发现在会展期间通常上午11点至下午1点是人流量的高峰期,于是在这一时间段就会特别向交警通告场馆周边的人员流向,以提前做好车辆和人流的疏导准备。除此之外,重庆博览中心还设立了一个总指挥室,在一天的展览结束前后,如果系统采集到场馆有大量滞留人群数据,总指挥室就会向重庆公共交通调配部门发起申请,调整公共汽车或轨道交通的发车频次;如果系统采集到在高峰期时段内人流量高于以往情况,就会立即安排餐饮部们做增餐准备。
更令人想不到的是,重庆博览中心的后台系统还可以对采集到的车牌号码信息进行自动抓取分析,预测观展游客的经济水平,以此来安排高端餐饮资源的匹配。这套分析系统还收录预置了重庆市政府公车车牌数据,希望能够对观展游客进行更精准的识别分析,提供更加细分的服务。

数据就是“黄金”

在重庆会展中心,数据不仅仅是服务观展游客的“军师”,更是为参展商提供增值服务的“黄金”。
在展会期间,重庆博览中心为所有参观者和参展商提供免费的WIFI上网服务,通过AP轨迹分析,清楚地掌握每个展馆、展台前观展的人流量、停留时间等数据,在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后形成相关报告,最后作为数据增值产品或出售或免费提供给参展商,在2013年重庆火锅博览会上就凭此获得了20万人民币的营收。
为了将会展做的更具专业性,重庆博览中心还设置了一个会展经济研究战略部门,对会展期间采集到的各种数据进行建模和研究。比如万人规模的会展需要怎样的志愿者和保安体系,或糖酒展会需要匹配怎样的特装搭建等,战略部门从历次展会中收集到这些信息组建成专业数据库,作为增值服务提供给主办方。
随着整个会展行业的发展,专业化分工趋势越来越明显,会展运营商的核心竞争力也越来越离不开技术。
在对内经营管理上,重庆博览中心就搭建起一套综合运维管理系统,业务链条上涉及到的所有环节都会整合在系统平台上,相当于一套会展行业的ERP。当某个项目招展成功后,这个展览项目会在系统中形成一个订单,再被转单到运营服务部门,订单由运营服务部门一一分解,自动分发给各个相关部门,如保洁、安保、布展、搭建等部门,形成自动化的工作流管理。
目前中国国内有大大小小展馆接近300家,但在专业化程度上良莠不齐, 重庆博览中心希望借助IT工具,形成一整套标准化、智能化的会展管理模式和服务模式,为以后运营其他展馆提供技术上的可能。(文/韩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