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丰田汽车(中国)投资公司系统部经销店系统室室长 贾立峰 / 日期:2013-09-02
Gartner首席信息官执行计划对全球CIO所进行的最新调查结果显示,2002年网络泡沫破灭后,CIO的IT预算已经由持平转为负值。预计2013年CIO的IT预算将继续下降,全球加权平均跌幅为0.5%。
但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移动终端、虚拟化等新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企业如果想在竞争中取得先机,又必须增强公司的数据处理能力,增大企业IT投入。公司IT建设由此进入一个略显混乱、又极为复杂的局面:在复杂经济条件下,为确保利润,公司只能为IT投入有限的资金;另一方面却是企业越来越旺盛的IT投入需求。
企业应当如何进行IT的合理高效决策?是首要考虑成本、风险、流程,还是更应考虑企业的技术、安全、效率需求?
精益IT便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而诞生的一种管理思想和方法。其核心在于,规避众多IT方法论的独立性,始终将IT建设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来考虑,通过高度的综合管理方法,实现理想IT。
何为精益IT
经过多年的发展,IT业界已经存在大量方法论。比如,在IT战略规划阶段,有BSP、CSF等方法论;在IT实施阶段,有PMP、Prince2等IT项目管理理论,TOGAF、SOA架构设计理论,面向对象/过程开发模式的革新等等;在IT运维和治理方面,存在ITIL等知识体系,用户管理方面则有各种质量管理理论等。但IT建设是一个极为系统化的工程,不但与业务紧密相关,同时自身具有流程化(从战略到落地实施)和层次化(基础架构-中间层-系统应用)的特点。
上述方法论的优势都局限在IT建设的某个阶段,缺少通盘考虑的指导思想。这种缺陷有时会导致严重的脱节现象,比如分析全面但无法落实的IT战略,设计完美但无法实施的系统架构,实施过程无懈可击的IT项目得不到用户认可,IT项目上线后带来沉重的运维负担等,诸如此类的问题层出不穷。
没有实现用户期待的产品或服务,说明IT建设在实施的过程中存在浪费的现象。同样,用户没有使用所期待的产品或服务来实现业务收益的最大化,也是一种投资的浪费。
精益IT是笔者基于丰田汽车(中国)多年的工作经历和对“丰田生产方式”(以下简称,TPS)的深入理解,再结合实际工作,形成的一套在IT行业应用TPS的管理思想和方法。精益IT贯穿于IT建设的每个阶段,从IT战略和规划,到IT实施和运维,直到IT评价和优化。精益IT可以找到IT投资和IT收益的最佳组合,将IT建设所带来的收益最大化,而不仅仅是将IT投资控制在最小化。
在IT建设的整个过程中,精益IT能够保持IT战略和企业战略高度一致,同时IT建设的各个环节也都和IT战略保持一致,保证整个流程最后的结果始终与总体目标一致。
参考TPS,并结合IT建设的基本特点,可以整理出如图1的精益IT基本模型。
图1 精益IT模型
图1中,IT建设的不同阶段都有一系列的工具和方法论来支持实现精益IT。通过在每个阶段采用各种方法论和工具不断实践精益IT,达到最终实现理想IT的目标。
精益IT的独创性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扩展性:由于精益IT涵盖了IT建设的各个阶段,每个阶段内已有的和最新的研究成果方法论都可以按其优势归并到精益IT体系内,有助于精益IT的实现。
全面性:这是一种管理思想和体系,描述了各种方法论之间的关系。由于解决了IT建设各个要素之间的冲突和平衡,使得通盘考虑成为一种可能。
可理解:削减各个领域内的浪费,能够实现目标和结果的高度统一,便于推广和展开,形成组织的行动纲领。
可操作:在IT建设的每个阶段内,可以通过实现精益IT的微循环,贯彻和实施精益IT,实现本阶段的理想输出。
精益IT的两大支柱
精益IT通过两大支柱,即按需实施和即时监控来保证:IT整体建设过程中(从IT战略到IT优化)按需平稳而有序地实施,保证建设成果符合战略规划;一旦发现过程中存在任何问题,及时采取调整策略,使建设过程回到正常轨道。
按需实施
要想实现按需实施,就必须在IT建设的每个环节,进行三个方面的观察。
“向上看”:本环节要做的工作是不是上一个环节所提供的?
“向下看”:看看本环节所作的工作是不是以下环节所需要的?这就需要首先根据本环节工作内容进行后续环节工作的估算,然后再进行判断是否合理。
“向周围看”:企业内外,IT内外,有没有客观环境和条件的变化,使得现在的工作仍有意义?
通过这三方面观察,使得IT建设始终保持在对于企业来讲不多不少刚刚好的力度。
按需实施的目标应如图2所示:
图2 按需实施
即时监控
精益IT的另外一个重要支柱是即时监控, 确保错误绝不带到下一个环节中。在问题发生后必须进行及时调整。如实施阶段费用超预算,进度超期,运维阶段系统功能闲置等,一旦出现这些情况就需要及时、快速地进行调整(如图3):
图3 监控与调整
在IT建设过程中,发生问题之后可按下面方法进行补救和调整:
发生问题,必须马上叫停,确认尝试进行补救措施;
如果无法补救,需要及时对前后所有工序进行审视,并重新进行调整;
重新平衡并再次应用精益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