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宇婷 / 日期:2013-04-29
人口红利消失、高端制造业回流使中国制造业企业面临诸多转型压力。但在设计研发、向服务型转变等诸多环节, IT支撑已必不可少。对于CIO而言,企业转型成为IT发展的新契机。
海尔、海信、青啤等优秀企业使青岛这座美丽的海港城市在山东省经济发展中遥遥领先。2013年3月22日,《商业价值》携手中国最大的CIO实名社区ITValue联合主办“制造业转型升级中国行系列论坛之走进青岛赛轮”,携手CIO与企业高管共同探讨中国制造业企业如何利用IT升级转型。
赋予轮胎生命
作为国内第一家上市的轮胎企业,2012年,青岛赛轮股份有限公司实现了跨越式发展。通过并购战略快速发展,并在越南建立轮胎工厂。信息化植入赛轮建设的每一个细节,使之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透明高效率工厂。
赛轮有着很好的IT文化基因——“敢为失败买卖”。赛轮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朱小兵:“赛轮的很多系统,从虚拟化技术,包括桌面虚拟化到正在建设的车间无线网络的推广,这样的文化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IT的技术创新先行于企业发展,建立起以客户订单驱动生产的敏捷制造管理信息系统,以实现销产一体化。销产订单一体化管理实现了赛轮从客户自动接收订单、再以客户订单为驱动的生产组织模式。生产计划管理从ERP系统接收订单、计划下达到生产和装运发货,按照扁平化的模式,建立了贯穿全过程的一体化生产计划指挥体系。
在内外压力下创新
95%的创新只是改进而已,全新的突破只占4%,重大的发现占1%。
对于中集青岛冷藏产业基地企业管理部经理助理耿峰而言,创新是他工作的重要内容,“‘创新’涵盖了企业各个流程环节,所以我在前面加了一个精益。”2012年的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低迷,制造业内外部市场皮软。制造业面临着巨大的内外部挑战,如何向服务型企业转变,如何突围新兴市场,如何应对业绩增长的挑战,如何降低人力成本并管理好90后员工。这些都拷问着制造业企业。
耿峰认为,工程师红利是创新的途径。通过市场开拓、产品创新,制造业企业寻找到新的商业模式,实现最有效的流程创新和管理创新。为此,中集青岛冷藏产业基地也组建了专门部门,不断沟通技术和市场,实现商业模式的创新。“由大变强”,杜绝浪费的生产方式,打造更加智能的“梦工厂”是其下一步发力点。
传统制造业也需要大数据
实际上,大数据对制造业升级转型非常重要。如何创新、完善产品模式需要大数据的分析和决策支撑海尔集团IT经理王璐分享了海尔在转型过程中,为客户创建360度视图进行精准营销的策略。在此基础上,海尔可以分析出顾客的购买行为和属性,乃至其家庭基本情况。改变传统的销售形式,实现了精准营销。
大港集箱CIO杨惠云需要用IT系统支撑起公司非常复杂的物流体系。“到底谁是我们的客户?在供应链的重构中,我们能够提供什么?物流生态圈的变化是怎样的?企业运行过程中,已经积累的数据已远远不够,唯有通过大数据,才能给我们一种新的思路和视角。”